试论宗谱文化之渊源考证金氏刘氏项氏
民间宗谱文化,由来已久,有记载的可从西周说起,可谓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它伴随着人口的发展和族人外迁需要记载而发展并且形成风尚。民间宗谱文化何以长盛不衰?许多学者多从宏观的角度,从宗谱文化或宗谱的作用与历朝历代门户观念及政治制度的关系乃至宗亲自身的凝聚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当然无可厚非,但仅凭宏观的研究往往会忽略掉民间宗谱文化长盛不衰的某些重要原因。而微观的探讨则能较具体和较周密地揭示民间宗谱文化长盛不衰的各种因素。
本文以姓氏渊源考证为个案,从历史事实、战争残忍、政治需要的层面,驳斥某些民间人士肆意胡编宗谱,致使宗谱失去其本应有的历史意义。
金履祥,生于1232年,卒于1303年,字吉父,号次农,自号桐阳叔子,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桐山后金村)人。宋、元之际的学者。为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的中坚,北山四先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学者尊称为仁山先生。
金履祥,先祖原姓刘,因刘与吴越王钱镠之镠同音名,故朝廷(吴越国)下令,凡姓刘者皆需避讳改为姓金。
金履祥从小好学,初受学于王柏,后又学于何基,造诣益深,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无不精研。时值南宋末年,政治动荡,虽绝意仕进,但未忘忧国。元兵围攻襄樊,履祥献策朝廷,建议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且备叙海舶所经地形,历历可据以行,然未被采纳。德祐初年,南宋朝廷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职召任,未到任而临安城破,南宋灭亡。宋亡后,隐居金华仁山下,讲学著书,以淑后进,许谦、柳贯皆出其门。元大德七年,怀抱《资治通鉴》而去世(西元1303年),元朝至正年间谥文安。
在“金华四先生”中,金履祥对于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果最著。著作有《尚书注》、《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证》、《孟子集注考证》、《通鉴前编》、《举要》、《仁山集》,编有《濂洛风雅》。
第一,金文安公履祥祖源考
作者:刘金氏。
金公讳履祥,乃宋元名儒,同何基、王柏、许谦,并世齐称“金华四先生”,于清雍正二年从祀孔庙,列东厅廿二位,然问其祖源众说纷纭,有项伯归汉赐刘改金说,有休屠王太子金日磾归汉赐姓说,有汉室乌伤王苗裔改金说,莫衷一是,史界不一。
据《元史·金履祥传》记载:“金履祥,字吉甫,婺之兰溪人。其先本姓刘,后避吴越钱武肃王嫌名,更为金氏。”按此,休屠王太子金日磾归汉赐姓说不攻自破。查《史记》、《汉书》、台州路桥《项氏宗谱》、萧山衙前《项氏宗谱》均记载:“项燕生三子:长曰梁、次曰超、幼曰缠。梁无嫡传,超生羽,号西楚霸王,被韩信逼迫自刎乌江,自此项氏与韩氏永不同婚。缠,字伯,有功于汉,赐姓刘,封射阳侯,汉孝惠三年薨,子猷有罪,不得代,国除。猷继梁之祀。”由此可知,项伯之子于孝惠三年即归宗项姓,又据《缠氏宗谱》记载,项伯部分后裔改姓缠氏,亦无沿用刘氏或改为金氏之记载,至于项伯归汉赐刘改金说可谓子虚乌有。然而,阅《溪西桐阳金氏宗谱》、《东安金氏宗谱》序文,均记“日磾归汉赐姓金”典故,《藕湖金氏宗谱》序文则记“项伯归汉赐姓刘”故事,概统说姓源冠其首以攀名望之故。唯有汉室乌伤王苗裔改金说乃金文安公之正源也。据《长乐金氏宗谱》、《塘西金氏宗谱》序文记载与《元史》吻合,而金文安公履祥所撰序云“余家始祖原氏刘,世居义乌县治之南门,自唐学録禄公始。”此与《南门刘氏宗谱》记载相符。
故金文安公履祥,字吉甫,号仁山先生,是为东汉义阳王即乌伤郡王苗裔。
峕
二〇一四年甲午腊月吉旦
汉高祖七十二世孙 拜撰
论证
文中说:“项缠,字伯,有功于汉,赐姓刘,封射阳侯,汉孝惠三年薨,子猷有罪,不得代,国除。猷继梁之祀。”由此可知,项伯之子于西汉孝惠三年即归宗项姓。
历史典故
一,项伯之父项燕本是楚国大将,系出楚国王族,祖上被封于项地而以出生地为姓,故而姓项,原本姓芈。
二,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吕雉死后,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搜捕长安的吕氏族人,诛杀净尽。又派兵到山东单县,将单县吕氏男女一万余口尽数诛杀,鸡犬不留。
三,曹操的父亲被徐州(今山东郯城)陶谦所杀,曹操征陶谦为父报仇,屠三县,鸡犬不留,亲手杀死七十多个婴儿,坑数十万口于泗水,泗水为之不流。
项伯之子猷归宗项姓,是不可能的。理由是:
一,项伯既然归附刘邦,被封射阳侯赐国姓刘,此乃皇恩浩荡。那么,项伯的子孙及其他楚项氏归附刘邦被赐姓者的子孙,必须继续姓项。否则便是抗旨。抗旨,是灭族的重罪。谁会这么做?显然不会。
二,项梁无子嗣。大房无子二房顶,二房无子三房顶。那么,项梁无嗣,应由项羽继嗣。项羽已经战死,那么,就无人继嗣了。所以,纵使项燕生三子梁、超、缠,楚国王族后裔项燕之项也是无传的结局。因此,楚项氏不再传世,归附刘邦之楚项氏以刘姓传世。
三,归附刘邦的项氏,刘邦给予封侯、赐姓。凡不归附刘邦,与刘邦为敌到底的,下场必与项羽一样:死。所以,楚国王族的人,没有人再会姓项的。西周王族项国的项,应该不在此列。
四,司马迁曰: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其后世子孙遂以刘为姓。
也就是说,在刘邦建立汉朝政权之后,楚国王族继续姓项的人基本上就没有了。他们要么归附刘邦,不么就会被刘邦诛杀。
刘邦给楚国王族项氏封侯、赐姓为刘,这是刘邦文明灭楚国项氏。
五,《吴越备史》记载,唐末五代十国时,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之王钱镠的镠与劉同音字,为了避嫌,项伯后裔便去掉卯刀,留下金字为姓。
六,明万历《宿迁县志》记载,汉兴,项伯以恩赐姓刘,传至五季,避武肃王嫌名从文更为金氏。至宋淳熙年间,后裔金履祥徙居婺州之蓝溪遂家焉。
七,金履祥的宗谱序文,也是说出自项氏。
结论:
刘金氏之考证论文,虽能自圆其说,但却不符合史实,实不可信矣。
第二,会昌金氏族源考
作者:刘金氏。
岁在甲午仲夏,余受会昌宗室金翁等之托,稽考始迁会昌城中鼻祖讳绍公之源。
阅其嘉靖年首修之《金氏宗谱序》所记:“闻古虔之湘江有姓金讳绍者原籍浙江杭州钱塘县,自唐以贤良方正应举焉。”又有民国十五年《金氏谱序》所记:“考绍公系出钱塘,唐时以贤良方正任虔湘。”而阅其世系传承不超三十代,故自唐始迁之说盖谬传也。余以为金公讳绍乃明初自钱塘时以贤良方正调任湘邑宰,概不误也。今阅《东安骆坞金氏宗谱·骆坞村志》记载:“金氏始迁于明初,先祖原居七树口外。”经向骆坞金氏族老调研,方知骆坞村对面古有七株荆树,里名曰七树口,旧有“将军殿”、“郎官第”古迹,为书香名门之象征。无独有偶,民国十五年会昌《金氏谱序》云:“维公系出浙江杭州府钱塘籍贯也,托生富贵之家,荆树六七株,商贾趋利者有之,农工是务者亦有之,至于仕途中更大有人在焉。其三兄讳绍者莅官湘邑宰荣身。”两相印证,所谓“富贵之家,荆树六七。”实言绍公之籍贯耳。略数会昌金氏繁衍至今约二十五世,历时约五百六十余年,以此推之始迁之际当在明初宣德年间。又据骆坞金氏族老追忆《新城县志》、《东安骆坞金氏宗谱》旧载:“金绍,字绍洪,新城人,宣德间仕钱塘县丞,当时以贤良方正调任虔湘邑宰,携妻随迁,殁于官。遗子孔文。”经太平军扰,“文革”浩劫,古籍散失殆尽,乃使历史真相迷离,惜哉!
稽古之究,会昌金氏始祖绍公于明宣德间自钱塘迁居会昌传廿五世,而骆坞金氏于明洪武间自义邑塘西迁居新城骆坞传廿七世,代数之相符,时间之吻合,门第之呼映,史事可知矣。
会昌金氏始祖金公讳绍,字绍洪,于明初迁居会昌城中,本杭州钱塘人,先世肇基彭城,派发长沙,徙居洛阳,而乌伤,而涿州,而山东,而台州,而广海,而大名,而清江,而兰溪,而塘西,而富阳,而会昌,瓜瓞绵延,簪缨继世,仕宦蝉联,史迹斑斑,盖因仁山先生育人之福报也。
故金公讳绍乃文安公履祥之苗裔也。文安公季子颉府君以父命从学黄文献公溍之门,赘吴氏因居义邑塘西,生子泽。泽生二子:长曰文,次曰武。文生二子:长曰江,次曰淮。江生二子:长曰政,次曰教。教生二子:长曰允平,仕学録,次曰允和。允平生二子:长曰梁,次曰楣。楣生一子曰一德,行义十,于明初赘居新城骆坞七树口,生六子,有讳绍者仕钱塘县丞除虔湘邑宰,居会邑城中,为富尾仙桂坊之始祖。
世次既判,昭穆已明,故记之备后昆查考。
峕
二〇一四年甲午腊月吉旦
汉高祖七十二世孙 拜撰
论证:
一,刘金氏曰:“其世系传承不超三十代,故自唐始迁之说盖谬传也。”
凭此,我可以认为,这个《金氏谱序》是真实的,还是随意编撰的,很难说。
二,刘金氏说:“颉府君以父命从学黄文献公溍之门”。
须知,金履祥乃儒学名家,一生授业,门下弟子诸多。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幼子投师他人呢?此言不可信矣。
三,刘金氏说:“文安公季子颉府君赘吴氏因居义邑塘西,生子泽。”
金履祥一生有二大悲,其一是接到任命,走到半途,临安城破,南宋灭亡,他这个“史馆编校”没有做成。这个时间是丙子年、西元1276年,金履祥时年45岁。
其二便是幼子金颉早亡,金履祥时年61岁。此后金履祥之文稿多为乱稿、噫稿。
这第三个论点,请诸君详看以下论述,便知“颉府君赘吴氏因居义邑塘西,生子泽”这个论点是不能成立的。
历史典故:
金履祥公,字吉父号仁山,兰溪桐山后金人,生于宋理宗紹定五年壬辰三月丁酉日、西元1232年。十八岁考上待补太学生,宋元时期理学家,卒于元成宗癸卯年、西元1303年,享寿七十二岁。元顺帝至正年间赐谥号文安。清雍正二年、西元1724年,金履祥公以及吕祖谦、何基、王柏、许谦同时以“大儒”的身份钦定从祀曲阜孔庙。中国历代从祀孔庙的“大儒”总共73人,金履祥公列东庑第22位。
请看金履祥的家谱记载:
金穎,履祥公長子,行 仲十,字 伯高,有讚,娶葉氏,合葬楓塘古城山下西向,生二子,俊 能八,偉 能四六。
金頖,金履祥公次子,行 仲十二,字 仲源,娶陳氏,合葬三峰庙前朝西向,生一子 虞徵。
金颉,履祥公幼子,行 仲四十,字 叔揚。壬辰年之傷父履祥為其哭,公從幼聰穎。
由此可知:
一,金履祥生于壬辰年,金颉死于壬辰年。即金履祥公六十一岁时,金颉去世。
二,金颉没有婚配。
三,金颉无子嗣。
还可以据此推理佐证:
金穎,行 仲十。金頖,行 仲十二。金颉,行 仲四十。金穎与金頖在家族兄弟中是第十位与第十二位出生的孩子,而金颉是第四十位出生的孩子。那么,金穎与金頖应当是金履祥年轻时约二十二岁至三十岁以前所生的孩子,而金颉则是金履祥晚年之所得孩子,大约在金履祥四十岁甚至四十岁以后的“晚年得子”。那么,金颉去世时,很年轻,还没结婚。对不对?估计也就二十岁左右。那么,金颉年二十未娶而亡,何来入赘於吴氏因居义乌塘西?
我的结论:
考证历史,考证姓氏渊源,必须实事求是,切不可随意套用,强扯附会。
这二篇考证,虽然写得洋洋洒洒,确实也是文采斐然。然而,事实却是无情的。我只能说,这二个考证均不能成立。得罪了!
顺带说一下,许多项氏宗谱,都将楚国王族之项氏诸如项梁、项伯、项羽等人写入谱中,作为本族渊源,是错误的。因为,楚国项氏在楚汉相争中,不归附刘邦者,必会被诛杀殆尽。须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刘邦岂容对手楚王族者存世?所以,如今之项氏者,皆西周姬昌之后裔矣。
正宗少昊金天氏·金公讳文献将军嫡系苗裔:金天豪
共和近平甲午年十一月十九 西元
(声明:凡是要转载本文者,请先征得本人同意,注明本文出处、作者,不得随意篡改、断章取义并回馈稿费。)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
少昊金天氏苗裔群: 72259295 (一群)
少昊苗裔金姓群: 143652298 (二群)
少昊苗裔金氏群: 219407938(三群)
金天氏裔子沈 姒(及夏后氏) 蓐(rù)黄 赵
宗亲群: 207767223 (四群)
中华金姓群: 89286357 (五群)
中国金姓群: 112339037 (六群)
中国浙江金氏群: 219371328 (七群)
少昊后裔群: 219362208 (八群)
信息交流群: 80351938 (九群)
行善积德群: 87554428 (十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