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现代汉语白话文_行善积德修心_少昊金氏世界
首页
到顶部
到尾部
行善积德修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现代汉语白话文

时间:2012/5/5 19:36:34  作者:  来源:  查看:2367  评论:0
内容摘要:观自在菩萨:观,非眼观之观,乃心观之观。即是以自心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一切执著。自在,即一切都不再是挂碍,一切都已安然,对于万事万物产生随缘的态度,对一切的外境外缘也就能随意而自由自在。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略称,意思为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即指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成佛者。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以智慧悲悯众生,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的觉有情。从菩萨名号来解释,观自在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即闻众生悲苦之音而进行予乐拔苦的救济工作。观世音菩萨与裟婆众生特别有缘,随类现身,寻(循)声救苦,这是菩萨历劫度生的悲愿。因此观世音圣号来得格外普遍,同时也可说是因为这位菩萨的悲心救普事业之深入人心的一种表征。以菩萨有大智故,于一切事理悉皆通达无碍,所以称观自在;有大悲故,能够随类现身,寻声救苦,所以称观世音。

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玄奘译本

 

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bō ré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niè  pán)。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之现代汉语白话文

 

正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注释】

观自在菩萨:观,非眼观之观,乃心观之观。即是以自心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一切执著。自在,即一切都不再是挂碍,一切都已安然,对于万事万物产生随缘的态度,对一切的外境外缘也就能随意而自由自在。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略称,意思为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即指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成佛者。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以智慧悲悯众生,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的觉有情。从菩萨名号来解释,观自在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即闻众生悲苦之音而进行予乐拔苦的救济工作。观世音菩萨与裟婆众生特别有缘,随类现身,寻(循)声救苦,这是菩萨历劫度生的悲愿。因此观世音圣号来得格外普遍,同时也可说是因为这位菩萨的悲心救普事业之深入人心的一种表征。以菩萨有大智故,于一切事理悉皆通达无碍,所以称观自在;有大悲故,能够随类现身,寻声救苦,所以称观世音。

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等。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般若译为智慧,即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即菩萨通过自行化他之事,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因此,般若波罗蜜即观照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被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照见五蕴皆空是观照,是彻见。即以般若智慧体察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等。蕴是积集、类别的意思。佛教将包括个人身心与身心环境的一切物质与精神分成五种“聚集”,故称五蕴。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色就是一般所说肉体或物质,其语义即为物质或肉体的积集。受蕴:受是领纳义,即肉体对境之感受与精神之知觉等的感受作用。想蕴:即对于已受境界,重加分别想象。亦即对外境而在心中想像事物种种相貌形状之作用。行蕴:行是迁流造作义,前灭后生,念念不停,所以叫做行,即意志与心之作用。识蕴:识是了别义,即了别和识知所缘所对的事物。这里说五蕴皆空,意谓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唯有假名,而无实体。

度一切苦厄,是苦恼,能逼恼身心。,是灾厄,即指祸患险难。这里指能照见五蕴都是空的,就能登至彼岸,自可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

【译文】

观世音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极其深妙的时候观照彻见五蕴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并没有自性,当体即空,除去了造业受苦的根源而无有烦恼,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

 

正文: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注释】

舍利子:即舍利弗,是此经的当机者,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恒罗…………等等,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所以取名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谓“舍利之子”。舍利弗自幼形貌端严,年少时习诸技艺,通晓四吠陀。十六岁时即能挫伏他人之论议,诸族弟皆归服于他。…………在佛陀弟子之中,舍利弗与目犍连被称为佛陀门下的“双贤”,是佛陀弘法的左右手。而舍利弗复以聪明胜众,被誉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舍利弗一生为僧伽长老崇敬,且屡为佛陀所赞美。后较早佛陀入灭,七日后茶毗,葬遗骨衣钵于祗(zhī)园,须达多长者还为他建了一座塔。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色”即物质,“异”字除作各异的解释外,还可作离字解。“空”指虚空、真空。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因为空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缘起假象谓之“色”,缘生无性谓之“空”。所谓色虽分明显现而无实体,故说色不异空。虽无实体,而分明显现,故说空不异色。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分析为二的。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自体就是空,一切色法皆籍众缘而生起,本无自性,莫不当体即空。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说色即是空。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括要而说,因缘起而性空———“色不异空”,依性空而缘起———“空不异色”;缘起无自性当体即性空———“色即是空”,性空为缘起所依即是缘起之本体———“空即是色”。所谓五蕴皆空,意思是说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若以其为实有自性,则是虚妄分别,故色之本质为空。也就是说五蕴与空不异,而且相即。

【译文】

舍利弗!世间存在的(色)本来就与空不是异质的,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那么,物质的本体就是空,空的现象就是物质。人的受、想、行、识也应该看作是这种“色”与“空”的统一。

 

正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注释】

诸法空相:“诸法”又作万法。现代汉语称之为存在、一切现象等。此处指五蕴诸法,也包含之后的六根、六识、十二因缘、四谛等。“空相”指诸法皆空之相状,或指真空之体相。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即空之相状。《大智度论》卷六云:“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这里意谓色、受、想、行、识五蕴等诸法,皆是缘起性空的一种现象,当体即是空相,所以说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三句:这是在讲一切事物的空的状态,其状态是什么呢?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为什么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在空性中,是不存在生、灭、垢、净、增、减的,一旦我们体证了这种空性,内心也就不存在生、灭、垢、净、增、减等的分别,自然也就达到了一种没有妄想执著(zhuo)的心境。世间一切事物与现象,实相理体真常不变,并不能特意使其生,也不能破坏而使其灭;亦不是以般若(bo  re)照见后才谓之生(本来不生),亦非般若未照见前就没有所谓的灭(本来不灭),所以说不生不灭。实相理体本来空寂,并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治之使其净,也不因被恶的因缘所染而变为垢,或为善的因缘所熏习而成净,而本来无所谓净或垢,所以说不垢不净。实相理体本自圆满,无法加之使其增,损之使其减,所以说不增不减。

【译文】

舍利弗!这些五蕴等一切诸法,是因缘和合的,当体即是空相,本来没有所谓缘聚力生,和缘尽力灭;不因被恶的因缘所染而变为垢,亦不为善的因缘所熏习而成净,也不是悟时为增,迷时为减的虚妄之相。

 

正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注释】

眼、耳、鼻、舌、身、意:即六根,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根,为认识器官之意。眼根指视觉器官及其能力。耳根指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指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指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指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指思维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

色、声、香、味、触、法即六尘,又作六贼。色尘即眼所见的一切对象,眼根对于色尘而生眼识。声尘即耳所闻的一切对象,耳根对于声境而生耳识。香尘即鼻所嗅的一切对象,鼻根对于香境而生鼻识。味尘即舌所尝的一切对象,舌根对于味境而生舌识。触尘即身所觉触的一切对象,身根对于触境而生身识。法尘即意所缘的一切对象,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众生以六识缘六尘而遍污六根,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六根与六尘的相互作用使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造作种种业因,感受种种果报。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作空字解(谓无明空,乃至老死空)。即灭尽的意思。乃至二字是超略词,略去了十二因缘中间的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只倒了(直到了?)无明和老死。十二因缘包括: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是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就是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即领受。根境对于逆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受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即受生。以现在所造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老死即老耄(mào)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至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无明与行二者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此五者为现在果。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生、老死二者为未来果。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是如是辗转依因再感果,果上再造因,因果不昧,前后相继不断,生死轮回无尽。吾人如顺着生死潮流,则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于是乎永受生死,这叫做流转门。反之能逆了生死潮流,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于是乎获得解脱,就是还灭门。解脱是要有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则自然不会愚痴(无明),也就不会有错误的行为(行),没有行为上的不良作为,则自然没有不好的潜能(种子)随识流转,乃至不会有五蕴、六根、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这便是出世的解脱。而在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有情在生死中流转,也没有实在的有情在涅槃中解脱,所以说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即佛教所说的四圣谛。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作第一次说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转法轮。此次说法的内容就是四谛之教。所以四圣谛是释尊最初说的法。谛谓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即苦圣谛,指圣者如实审察三界有漏之苦果(……)。对于凡夫而言,现实生活的一切现象(有漏法)可以说都是苦的。生、老、病、死之四苦,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之四苦,即为八苦。即集圣谛,又作习谛、苦习圣谛、苦集谛等。集是集起,有原因及理由的意思,即指事物集起的原因。也就是关于世间众生沉沦生死、遭受苦果的原因。苦之根源为渴爱,以渴爱之故,形成“来世”与“后有”。渴爱之核心乃由无明生起之虚妄我见,若有渴爱,便有生死轮回。即灭谛,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爱灭苦灭圣谛等。灭,灭尽、息灭之义。指灭息苦之根本,即永断无明、爱欲等一切苦恼,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亦即涅槃境界。即道圣谛、趣苦灭道圣谛、苦灭道圣谛、苦出要谛等,是指灭除烦恼、达苦灭之境而依之修行的方法,分为八部分而成为神圣的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无智亦无得即是般若。亦即是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能空诸法之智与空智所得之法宝,二者俱不可得,便是无智亦无得。这里是说明菩萨之修(智)证(得),当要离相无住即不著所修之行,也不取所证之果。一有所住即是执著,便成法缚。一再存有能观之“智想”,与所得之“空想”,仍是一种法执,未契(qi)般若真空妙义,所以亦要空之。其实,以般若观照,并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没有所证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

【译文】

因此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象、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眼、耳、鼻、舌、身、意官能,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也没有能见之眼根,乃至于没有别尘境之意根,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没有无明,也没有灭尽的无明,甚至于没有老死,也没有灭尽的老死。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借此智慧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

 

正文: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释】

1菩提萨埵即菩萨,又作菩提索多、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意译为道众生、道心众生、大觉有情、觉有情等。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菩提”有觉、智、道之意,“萨埵”有众生、有情之意。菩萨有上求菩提(自利)、下化众生(利他)两种任务。因此菩提萨埵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将来可成佛之大心众生。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

2挂碍即牵挂或被网罩的意思,比喻为无明的烦恼蔽覆真心,如被罗网罩着不得自由。即妨碍或是阻滞的意思,比喻为众生对事物的执著阻碍正道,不得前进。意谓由于物欲等无明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在的意思。

3远离颠倒梦想:指永远脱离令人忧悲苦恼不已的颠倒与梦想,而得解脱。“颠倒”意谓众生将因缘和合的现象认为是真实的。“梦想”指在梦中之幻想,是一种虚妄不实的。一切梦境皆为幻现,而非实事,而梦中人错认为真。凡夫无知,被无明所迷,于是产生颠倒执著,妄造恶业,进而继续轮回生死。众生应以般若起观照,让自己从无明中解脱出来,让实相得以显现。如梦初醒,这就是远离颠倒梦想的意思。

4涅槃:又作泥洹(huán)、泥曰、涅槃那……等。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等。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人(灯)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如灯火熄灭了称为“灯焰涅槃”。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采用此词作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并非是佛教专有的名词。唯这名词一出现在佛教经典上,便给它以新的内容,到现在差不多变成佛教特有而庄严的名词了。涅槃具有“灭”义,指的是消灭烦恼灾患,这说明灭是以灭尽烦恼与苦为义;烦恼与苦消灭,就会出现寂静、安稳、快乐的境界。玄奘法师译涅槃为“圆寂”。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即福慧皆达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完全度脱生死(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而获得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涅槃有两种,一者有余涅槃,二者无余涅槃前者诸根的身依还存在,饥时要吃,寒时要穿,四大不调时也会生病;唯由于烦恼之漏已尽,六根所反映的种种好丑境界,不会令其起执著爱憎之心,可是残余的身尚存在,故称有余涅槃。至于无余涅槃与前者所区别的,是在寿命已尽,肉体消灭,现在的身受心受的牵引已断,对于未来更达到了灭身泯智的境界。

5三世诸佛:“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三世诸佛即统称全宇宙中所有的佛;统指出现三世的一切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十方三世之众多诸佛。所以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被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被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被称为未来佛。

6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等。“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指所悟之道为至高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遥知”,表示所悟之道周遍而无所不包。因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佛陀从一切邪见与迷执中解脱出来,圆满成就无上智慧,周遍证知最究竟之真理,而且平等开示一切众生,令其到达最高的、清净的涅槃。另外,又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系为佛陀之尊称。

【译文】

由于并不存所证之果,所以菩萨依止般若波罗密多的胜妙法门修行,而不再有牵挂滞碍。因为没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因而远离了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和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槃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依止般若波罗蜜多的胜妙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佛果。

 

正文: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注释】

故知……”五句:此一段赞誉般若的功能。“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就是说因般若波罗蜜多而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原作祝,是向神明祷告,令怨敌遭受灾祸,或欲祛除厄难、祈求利益时所诵念之密语。印度古吠(fei)陀中即有咒术。这里指真言密咒、又称神咒、密咒或咒文,意即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也叫“总持”,音译为“陀罗尼”,指能“总持”一切善法令其不失去,“总持”一切恶法令其不生起。咒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咒有善咒、恶咒之别。如为人咒病或为防护己身者,即为善咒;咒诅(zhou  zu)他人令罹(lí)灾害者即为恶咒。佛陀禁止习此等咒术以谋生,但允许为治病或护身而持咒。“大神咒”即是说般若智慧有大神力,神有妙力之义,能令受持者,驱除烦恼魔,解脱生死苦。“大明咒”是说般若智慧有大光明,无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能照彻一切皆空,令受持者破除疑痴,照见无明虚妄。“无上咒 是说般若智慧能令受持者直趋无上涅槃,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上,若依此修行,便能证得无上的佛果。“无等等咒 是说般若智慧能令受持者,成就无上菩提,是没有什么能与它相等同,般若法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之聖。修般若法,能无牵无挂,不但明心见性,还可以此证佛果,尽除一切众生所受的苦厄灾难。所以说,般若法门“真实不虚”。

【译文】

所以,确知般若波罗蜜多是一种大神力的咒,是一种具有大光明的咒,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咒,是一种绝对无与伦比的咒,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这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正文: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释】“揭谛五句:此为梵文咒语。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揭谛”有“去”或“度”之意,这也就是般若的甚深功能,能度众生去到彼岸。重复“揭谛”二字,无非是表示自度又能度他人的意思。“波罗”可译为“彼岸”。“ 波罗揭谛”就是“度到彼岸去”的意思。至于“僧揭谛”的“”,是指“众”、“总”或“普”等,那么“波罗僧揭谛”的意思便是“普度众生一起到彼岸去”。“菩提”则译为“觉”、“智”、“知”、“道”,即无上佛果。“萨婆诃”有“速疾”之意,表示依此心咒,便能急速得成大觉,成就无上的菩提。由于咒语有其特殊意义,因此咒为(佛经)五不翻中之秘密不翻。(————温州妙果寺达照法师讲《心经》时,咒语不翻译、不解说。

【译文】

所以,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的总持法门,也就是宣说如下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壬辰年四月二十二   西元2012512  打字完毕

 

(说明:

武则天学佛法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故,如果你对本文有不同见解,或者你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希望你能加人我们的群,告诉我们你的理解大义。谢谢!   泓泾渔夫  金天豪启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

少昊金天氏苗裔五姓群: 72259295 (一群)

少昊苗裔金姓群:  143652298 (二群)

少昊苗裔金氏群:  219407938(三群)

    金天氏裔子 姒(及夏后氏) 蓐(rù)黄
            五家宗亲群: 207767223 (四群)

少昊金天氏苗裔各姓群: 219371328(五群)

中国金姓群:  112339037 (六群)

中华金姓群:   89286357 (七群)

钱库前后金群: 219382208 (八群)

信息交流群: 80351938 (九群)

行善积德群: 87554428 (十二群)

 



相关文章
    Powered by OTCMS V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