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得已而拜七岁的项橐为师_文化荟萃_少昊金氏世界
首页
到顶部
到尾部
文化荟萃

孔子不得已而拜七岁的项橐为师

时间:2013/2/12 22:40:59  作者:钱文忠与泓泾渔夫  来源:  查看:645  评论:0
内容摘要:一  孔丘为何拜七岁小孩项橐(tuo)为师? 孔丘被誉为“至圣先师”,学有大成,自汉朝武帝以后历代政权都尊称他为“孔圣人”,而《三字经》中所提到的这个项橐,只不过...
一 

 

孔丘为何拜七岁小孩项橐tuo为师?

 

孔丘被誉为“至圣先师”,学有大成,自汉朝武帝以后历代政权都尊称他为“孔圣人”,而《三字经》中所提到的这个项橐,只不过是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那么,孔丘为什么要拜他为师?这个叫项橐的孩子,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昔仲尼,师项橐(tuo),古圣贤,尚勤学。”字面的意思非常清楚,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而那个时候,孔子已经是一个学有大成的人物了,他尚且还要勤奋学习。言外之意,我们就更应当努力学习了。这里就引出一个新的人物――项橐。

 

项橐是春秋时期莒国(——注意:不是鲁国)的一位神童。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关于他的确切记载,但民间传说很多,说他眉清目秀,非常可爱。说这个孩子无师自通,聪明无比。说项橐从小就特别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观察人物、观察自然,而且他与生俱来很有天赋,很有钻研精神。像这样的孩子,在今天往往都是父母比较头疼的,因为他什么都得问个为什么,什么都得追着往下问。一般的父母见到这样的孩子,心情好的时候非常喜欢,心情不好的时候烦得要命。

 

我们知道孔夫子几百年后是被汉武帝尊为圣人的(——汉武帝独尊儒术),圣人的老师不论多大,这个名子总得叫得大一点,所以称项橐为圣公。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就是门下弟子有三千人,出了七十二位贤人。

————不过,孔丘的学生中,仅有颜回一人没去听少正卯讲课。所以,孔丘一做官(司寇),就把少正卯杀了(少正卯也是官员,少正是官职,卯是人名),孔丘也怕少正卯抢走他的学生呀!人问孔丘:“卯何罪?” 孔丘说:“匹夫无罪,怀才其罪”。孔丘杀少正卯的罪名比秦桧杀岳飞的“莫须有”(意即:难道没有吗?)罪名还霸道吧?可是,有谁看到孔丘与秦桧所得到的待遇竟然如此悬殊呢?孔丘在孔庙里受人跪拜二千年,而秦桧却要跪岳飞坟墓前九百年!

 

孔丘听说在东部沿海有个地方,是一块知识的宝地,那个地方的百姓非常纯朴,都很有学问。

————孔丘所说的东部沿海,就是今天的山东地域,此地即是古代东夷人的地域。东夷人比鲁国人更有学识。

 

有人说,孔子是哪里有学问就要到哪里去的。“古代的圣人,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追着知识走,哪里有知识人就到哪里去”。孔丘跟弟子们商议,我们往东方去看看那个地方,体察一下那里的民情,感受一下那里人民的聪明程度。于是孔丘带着众弟子乘着马车风尘仆仆来到宝地。一看,风景果然非常好。当孔子高兴地观赏风景之时,忽然看见前面的大路上有一群孩子在那儿玩儿。孔子便乘着马车慢慢地驶过去,别的孩子全躲开了,唯独有一个小孩,站在路当中,一动不动。这个孩子不用说,当然就是项橐。给孔丘赶车的是他的弟子子路,子路是个比较勇武的人,脾气比较急,大声地呵斥:“这小孩子,老夫子在此,你怎么挡在路中不走?”听了子路的话,小孩不但不动,还岔开双腿,叉着个腰。孔子在马车上问这个小孩:“哎,这个小孩子啊,你拦在路当中不走,什么意思啊?”也不知道项橐认识不认识孔夫子,估计是不认识,他一听这位老人家叫他小孩子,就下决心要捉弄他一番。说道:“哎,这里有个城池,你的车马怎么过去啊?”孔子一看,这小孩子两腿中间放着几块小石子,搭了一道小城墙。于是,孔子就问这孩子:“哎,这个城墙有什么用啊?”项橐说:“我这个城墙就是挡你这车马的,还要防军队。”孔子就说:“哎呀,小孩子你就会开玩笑。你这么小的一道城墙,我车过去又怎么样呢?”项橐说:“你这话不对,这总还是一道城墙,既然是城墙,你的车马怎么过得去呢?”孔丘上下打量这个孩子,就觉得这个地方的人真的是聪明,小孩子都如此聪明伶俐,只不过这孩子有点恃才傲物。孔丘也懒得跟这个小孩子多说,因为他要赶路,所以就跟这个小孩子说:“那我怎么办呢?”孔丘下问一位小孩子,已经是降低身份了。项橐反问:“到底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应该绕城而走啊?”孔夫子想,这小孩说的也对啊,哪有城躲车马的?自然是车马应该绕城而走的啦。孔丘没办法,只好让马车从他旁边绕过去算了。

 

  孔子慕名来到莒国,被年仅七岁的项橐拦住了去路,还得绕道而行。这件事情让孔子有失体面,但孔子毕竟是“至圣先师”,学有大成,他不会与项橐计较。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位自以为很博学的老先生自愧不如、甘拜下风,甚至不得不拜七岁的项橐为师。那么,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孔子一到这个地方,实际上就输给了一个小孩,孔子一路怏怏不乐。行路时,孔丘看见路边有一农夫,正好在那儿锄地。孔子就下来,问那个农夫:“您在干什么啊?”农夫回答:“锄地啊,我在这儿锄地。”孔子又问他:“看您那么忙,您知不知道您每天锄头要抬起来几次啊?”农夫一下憋在那儿了,这谁知道啊?天天都种田还一下下数啊?那个农夫回答不上来,就僵在那儿了。孔丘和他的徒弟们都窃喜,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好像被我问住了。

——一个自以为很博学的老先生,却去为难一个农夫,你说孔丘知不知“羞愧”二字是怎么写的呢?

 

孔丘与学生们正在得意时,看见远处赶过来一个小孩,原来是七岁的项橐赶过来了。项橐对孔丘说:“哎,我爸爸年年种地(原来这个人是项橐的爸爸),当然知道锄头每天抬起来几次啦。您只要出门就得乘马车,那您一定知道每天这马蹄要提起来几次了?”

孔丘回答不出来,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太聪明了,实在是少见。所以孔丘就仔细打量这个项橐,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对项橐说:“孩子,你的确才智过人,现在这么着,我出一道题,你出一道题,互为应对,谁赢了谁就是老师,怎么样”孔丘想以此扳回面子。只见项橐回答道:“您是老人家,您不要跟我小孩开玩笑啊。”孔丘对项橐说:“不管是老的小的都不相欺。”于是孔丘先出题,问项橐:“天地人为三才,你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孔子出了这么一道题,确实是很深奥的。虽然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靠日月星辰的光芒,都要靠五谷杂粮的养活,而且都离不开这些东西,但没有几个人能知道这个答案,恐怕孔丘自己都未必答得出来。所以,孔子问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五谷,这样的照理说是无解的题目,以为一定能难倒这个七岁的小孩,赢回面子。只是,项橐太聪明了,孔丘没能难住他。项橐回答说:“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庄稼那时候都是种一茬,没有后来的双季稻、三季稻)。孔丘当时十分震惊,这个回答让他挑不出一点毛病。

 

  孔丘和项橐君子约定,互相出题,胜者为师。孔丘没想到这个仅仅七岁的项橐,竟然如此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孔丘出的题,没有难住他,接下来就轮到项橐给孔子出题了,那么,项橐会给孔子出一道什么题呢?

项橐问孔丘:“人有多少根眉毛?”这个就更没法回答了。孔丘回答不了,只好按照刚才的约定,说拜项橐为师。只见项橐突然扑通跳到旁边水塘里待着。孔子纳闷了,就问:“您怎么跳水塘里呢?”项橐回答:“沐浴以后方可行大礼啊。怎么样,请夫子也下来沐浴吧?”他要孔夫子到池塘里去沐浴。

———古人拜师行大礼,必须要先沐浴、更衣,而后行礼的。其实当时孔丘只是说说而已,哪想到项橐真的要他拜师、而且还郑重其事?

 

没办法,孔丘只好说:“我没有学过游泳,我到池塘里就会沉下去。”项橐说:“您这话不对,鸭子也没听说学过游泳啊?那鸭子怎么就浮在水面上不会沉下去呢?”孔丘说:“鸭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孔丘又上他的当了。有人说:“其实那个时候孔丘不理他就完了”。如果真这样的话,孔圣人岂不是耍赖了?一个以为自己很有学问当先生的人,怎么能失信于一个孩子呢?孔夫子只好再跟他理论。项橐接着说:“是这样吗?那么葫芦无离水之毛怎么也浮而不沉呢?”这回孔夫子又被他绕进去了。孔夫子回答说:“哎,葫芦是圆的,里面是空的,所以它不沉啊。”项橐继续说道:“大铜钟也是圆的,里边也是空的,怎么它扔下来就沉了呢?”此时此刻,孔老先生脸颊通红,很不好意思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试问,孔老先生还能说什么呢?说得越多,丢脸只会丢得越大。不是吗?

 

项橐在水塘里“沐浴”好了之后爬上岸。孔丘只好设香案行大礼,郑重其事的拜项橐为师。

孔丘遭遇项橐的戏弄,受此耻辱,再也无心东游了,就打道回曲阜,从此再也不提东游的事了。

于是,坊间后来就有了“项橐三难孔夫子”之说,这就是“昔仲尼,师项橐”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当中,延伸出来两个我们现在经常用的成语: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这个故事让我们很轻松地哈哈一笑之后领悟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即使是学有所成的人,也要随时学习,不要藐视他人。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未必年少就学问少。

一个真正把学问放在人生崇高位置上的人,他一定会虚心向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多一技之长的人学习,而不会过于在乎对方的年龄、在乎自己与对方的地位不同、在乎自己与对方的身份不同,自认为了不起。

————慧能法师在黄梅求法时。对江州别驾张日用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轻视他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孔老先生之所以遭此大辱,就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很有学问、很了不起。

 

  

(本文作者是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教授,摘自《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册)》,钱文忠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4月第一版,定价:30.00元)

 

 

  

一,我对原文作了一点修改删节。原文是褒义的,本文是实话实说而已。

二,蓝色字是我加的注说。

三,孔丘拜项橐为师的地址,在今天的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石家庄一带。

四,鲁定公十二年,孔丘做鲁相时,为削弱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的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丘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丘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丘,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丘五十五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的解释 古人兄弟排行是“伯仲叔季……”,因为他们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所以,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应该是鲁桓公的三四五孙,而氏则是官职。

————由此说明,孔丘周游列国是不得已的,是为了寻找政治出路。

    五,“氏”最早的含义并非指家族,而是指首领,相当于后世的“大酋长”、“伯”、“侯”、“王”的称谓。如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少典氏等,这里的“氏”都是首领的称号。后来这些氏族的后代便以他们首领的名号为本部族的代称,“氏”便演变成了族团的称号。如今,氏与姓通用了。

    六,解亠字:亠音tou。这个字经常作字头,据理解,我们祖先造的这些文字,每一笔一画都有很深刻的含义。据学者对文,玄,主,言,亲,交,立等字的理解:这一点就代表德,这一横就代表道。亠就代表德道、或曰道德。这一点代表德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因为在阴阳两道传道的过程中,德处在阴阳两道的无形之尖,阴阳三合的无形之尖。这个无形之尖,也同时是无有之间。也就是界点。也就像数学坐标上的0点。所以用一点代表德最适合。发现很多字的字头上有一点的大部分都可以说是代表德。

(上文“六”出自于“中华文学论坛·历史国学”:http://www.zgwx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8179

 


                           

             共和癸巳年正月初三·西元2013212日星期二

 

 

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

少昊金天氏苗裔五姓群: 72259295 (一群已满)

少昊苗裔金姓群:  143652298 (二群)

少昊金天氏苗裔群:  219407938(三群)

    金天氏裔子 姒(及夏后氏) 蓐(rù)黄
            宗亲群: 207767223 (四群)

中国金姓群:  112339037 (六群)

中华金姓群:   89286357 (七群)

少昊金氏群: 219362208 (八群)

信息交流群: 80351938 (九群)

行善积德群: 87554428 (十二群)

 

 



相关文章
    Powered by OTCMS V2.2